不好意思,我们又赢了!龙宇股份被判赔股民近百万
今日,我们收到了股民诉龙宇股份一案的判决书。上海金融法院判决龙宇股份赔偿10名普通投资者近百万元,曾经的“大数据明星股”龙宇股份再次推到聚光灯下——只是这次,光环变成了阴影。
需要嘚瑟一下的是,本案是在证监会尚未处罚情况下获得胜诉的又一判例。
一纸公告撕开“画皮”
时间拨回到2024年4月30日。那天盘后,龙宇股份罕见地连发多条公告: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直指其2022年年报、2023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并责令整改。同一天,年审会计师事务所甩出“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随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龙宇数据”变成“*ST龙宇”。
公告次日,股价开始连续15个跌停,30个交易日里累计跌幅高达56.79%,市值蒸发近百亿。曾经热闹的股吧里,股民从最初的“抄底”到最后的“逃命”,只隔了十几个交易日。
造假套路曝光:9亿资金空转
判决书披露的细节,比公告更触目惊心:
1. 关联交易“隐身术”
公司把大量关联交易包装成普通贸易,上下游公司其实是同一控制人旗下的“马甲”。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把9.18亿元资金“左手倒右手”,最终变成看似漂亮的净利润。
2. 单据缺失、业务“空心化”
审计发现,公司大批贸易业务缺乏真实货物流转,甚至连商检单都“找不到”。这些没有商业实质的“纸面生意”,却被堂而皇之记入财报。
3. 会计差错“挤牙膏”
2024年8月至10月,龙宇股份连续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补充调整公告》,把2018年以来虚增的6300多万元净利润一次性“冲回”,直接导致2019年、2022年由盈转亏,堪称“业绩大变脸”。
投资者索赔:十人拿到近百万赔偿
面对突如其来的崩盘,持股股民决定用法律武器维权。经过公开开庭、专业机构核算、多轮辩论,法院最终认定:
- 龙宇股份通过虚构业务、隐瞒关联交易等方式实施虚假陈述,误导投资者;
- 投资者买入股票与虚假陈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扣除系统性风险后,公司仍需对投资者的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需要提醒的是,这只是首批示范判决。我们后续已多批次提交龙宇股份投资者的索赔材料,后续案件可能呈批量增长。
我们认为,凡 2020 年 4 月 28 日之后有买入龙宇股份,同时在 2024 年 4 月 29 日有持股的股民,均有机会要求龙宇股份及相关责任人赔偿部分损失。weisin 服务号“索赔吧”中会持续披露后续进展。
从“龙字辈”概念炒作的宠儿,到因造假被强制退市的“反面教材”,龙宇股份的故事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对仍在市场里搏杀的股民而言,这或许是最昂贵却也最生动的一课:风口上的猪终究会摔下来,只有脚踏实地、信息披露透明的公司,才配得上你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