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尔特 “翻车连续剧”:从高管贪腐到被立案,股民咋办 

今日,司尔特股东们颇为郁闷。昨日晚间,司尔特公告其因是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司尔特股民并不是从今天开始郁闷,事实上,自今年4月以来,司尔特股价走势与大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背离。看着别人家的“牛市”,司尔特 4 万余股民心也慌。

这事儿往前倒 20 个月,公司第一次说子公司高管可能贪钱的时候,谁也没料到会演成现在这出 “长篇连续剧”。随着证监会立案调查,现在大家手里的股票,跟揣了个 “定时风险包” 似的。

故事得从2024年1月说起。当时司尔特发公告,说公司审计部副部长黄席利等人,可能在下属子公司贵州路发 “搞小动作”—— 涉嫌职务侵占。懂会计的人都知道,职务侵占这事不一定会影响往期财报的真实性,当时司尔特自己也称,“公司目前无法判断案件对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等的影响”。股民一看,不一定啥大事,该干啥干啥了。

到了2025年4月 23 日,事件有所升级。安徽证监局查明,2021到2023这三年贵州路发跟好几家劳务公司搞的 “工程合作”不真实,说白了就是靠虚构成本骗公司钱,连带着司尔特这几年的财报都成了 “掺水报告”,彼时,司尔特称“违规问题主要发生在 2021 年度,2022-2023 年度涉及金额相对 2021 年度较小”。既然公司说了主要是 2021 年度的事,那也未必是啥大事,股民继续忙自己的。

三天后,司尔特自己公告,原定于4月26号披露的2024 年年报,直接因为这事儿 “难产” 了。值得关注的是,司尔特在4月26日公告中的措辞。司尔特称,“公司认为相关年度有较大可能存在超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认定范围的虚构成本、费用等财务造假行为”,事情一下就严重了。

市场反应那叫一个 “快准狠”。4月 26 日之后,司尔特股价连续两个跌停,且在牛市环境下至今没能站起来。当时,按交易所规矩,要是两个月内还交不出年报,股票就得贴 “退市风险警示” 的标签,股东们看着这行情,估计每天打开软件都得先深吸一口气。

好不容易熬到5月,司尔特又搞了出“补作业”操作 —— 开董事会通过了《会计差错更正议案》,要把2021到2023年的财报 “推倒重算”。原因很简单:之前虚构业务弄出来的财务窟窿,得重新填。公司一边说 “放心,改完之后咱还是赚钱的,净资产也没负”,一边又偷偷补了句 “要是案子查得再深点,涉案的钱可能还得再多”,这波操作跟拆盲盒似的,谁也不知道下一个 “惊喜” 是啥。

监管这边也没闲着,安徽证监局早早就给司尔特发了 “整改通知书”,结果呢?该升级的还是升级了,最后证监会直接出手立案,盯着 “信息披露违规” 不放。

最惨的还是股东们,这几个月过得心惊肉跳,虽然后来年报还是出了,但是看着别人家的“牛市”,这心情跟看着别人家的“娃”差不多。

现在这局面,该索赔的就要行动了。我们认为,2022 年 4 月 20 日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期间买入司尔特且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持股的股民,有机会要求司尔特赔偿部分损失。符合条件的股民可在“索赔吧”微信服务号登记。

虽然司尔特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但法律关系要分分清楚。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对于信息披露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即无需要求上市公司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造成股民损失的,即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