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和5日,大智慧(601519.SH)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市值蒸发超过126亿元。截至5月5日收盘,大智慧股价为27.12元,盘口卖一上尚有80余万手封单,巨大抛压之下其股价继续下挫不可避免。

  4月30日,大智慧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因何被立案调查,大智慧在公告中语焉不详。最近两日,界面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大智慧证券部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界面新闻获得一份张长虹于5月4日在总经理办公扩大会上的讲话文件(摘要),其中也没有透露大智慧被监管部门调查的具体原因。在上述会议上,张长虹称,得到立案调查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也感到很意外,他坦承调查会使大智慧品牌受到影响,而且公司还需要从平台快速建设中腾出精力配合调查。另外,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会使工作安排受到一定影响。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证券部主任王智斌表示,“大智慧并没有披露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被立案调查,我们分析有可能和之前白银维权有关系,之前大智慧因为白银事件被很多投资者投诉,也许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相比于大智慧因何种原因被调查,投资者更关心的是,此次调查将会对大智慧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组产生何种影响。

  2015年1月22日晚,大智慧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支付现金的方式,以85亿元的总价收购湘财证券100%股权,同时公司还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募集不超过27亿元资金,用于增加湘财证券资本金及补充其营运资金。

  重组方案发布并复牌后,坐拥“互联网+证券”概念的大智慧股价一飞冲天,连续拉出12个一字涨停,最高涨幅达485.28%。2月9日和4月17日,该重组方案相继获得大智慧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重组成功几乎是板上钉钉。然而,不到两个星期,却传来大智慧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巨大利空,引发市场恐慌抛售。

  “上市公司重组管理办法里有相关规定,最近三年内有重大违法违规的,对于它的重组不予批准。立案调查会对上市公司的重组或者相关的资本市场计划,构成一个法律上的障碍。”王智斌表示。

  界面新闻注意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符合“上市公司及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第五十六条规定,“上市公司涉嫌前述情形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明确之前应当暂停重组”。

  “一般是监管部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才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然后上市公司才会收到立案调查通知,再发出公告。所以我觉得大智慧最终被处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王智斌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他还透露,“目前已经有大智慧的投资者联系我们,商量维权事宜。我们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等正式的处罚结果出来以后,我们将视情况提起相关诉讼。”

  实际上,如果拉长周期来看,上市以后大智慧可谓问题缠身。公司于2011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为25.5亿元,创下2011年IPO的记录。然而,上市后第二年大智慧的业绩就迅速变脸,2012年公司净利润巨亏2.67亿元。

  进入2013年,大智慧的业绩继续下滑,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89亿元,眼看就要戴上ST的帽子,当年10月大智慧火速宣布收购民泰(天津)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70%股权,使得公司当期实现高达2.19亿元的贵金属交易投资收益,并扭亏为盈,成功避免ST。

  然而,民泰贵金属却给大智慧带来巨大的麻烦。2014年6月10日上午,数十名在民泰贵金属白银投资中亏损的投资者跑到大智慧办公楼前拉起横幅,向公司提出索赔要求,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次日,大智慧迅速宣布,拟将所持民泰贵金属70%股权以3.9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自然人黄顺宁。

  2014年7月,大智慧开始停牌,谋划重组。6个月后,重组方案出炉,湘财证券有望借此实现借壳上市。但是仅仅3个多月,该次重组就遭遇重大挫折。


原文地址: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75507.html

完整案件索赔信息请参见:大智慧(601519)索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