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5月25日,5月份共有31家公司发布公告,提示有股东出现了“被动减持”的事项,“被动减持”的原因来看,被金融机构强制平仓、司法划转、因质押到期未能足额清偿相关债务而构成业务违约等等皆有。

对相关公告梳理发现,部分公司对可能出现的“被动减持”情形进行了预告,包含出现的原因、减持的股份数量、后续风险如何处理等进行了提示。对此,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股东的被动减持行为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不能迟到或缺席。“重要股东的‘被动减持’要符合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对于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时间区间、方式、价格等因素要依法披露,在因为平仓、法拍等行为出现被动减持的情形中,相关股东应该提前披露减持的风险、可能减持的股份区间等事项。”

从上述31家公司披露的内容来看,经济纠纷引发的股份划转、质押给金融机构的股份被强制平仓是引发“被动减持”的主要原因。例如,先锋新材的公告显示,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卢先锋质押在九州证券的股票质押期限届满,卢先锋未履行还款义务,因此华安泰润启动了违约处置程序,将质押股票转入质押特别交易单元,华安泰润将择机卖出该笔质押股票;恒久科技公告称,收到股东林章威的通知,因存在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根据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对林章威所持的公司股份进行股票卖出和资金划转。本次林章威“被动减持”股数占恒久科技总股本的0.0269%。

记者注意到,部分公司提前预告了相关事项。*ST圣莱公告显示,收到公司股东宁波金阳光电热科技有限公司转发给公司的由第一创业发给金阳光的告知函,由于金阳光办理的股权质押业务发生逾期,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存在“被动减持”的风险。

对此,有机构投资人在和《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解释,上市公司股东的股份质押时,如果出现被平仓的风险,金融机构首先会要求质押方补充质押物,如果不能补充,则会引发被动平仓等后续事件。“也有一些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股价在短时间内下跌幅度过大,平仓都来不及,后续只能通过司法手段进行处理。”

对于相关股东出现“被动减持”之后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有公告坦言,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降低,可能会存在控制权不稳定情况。也有公司表示,相关股东争取尽快与相关债权人就债务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减少本次被动减持股票造成的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有个别公司在短期内重要股东出现多次“被动减持”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准确、及时、客观地披露相关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有投资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会关注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股东的持股变动情况,“公司如果经营业绩好,股价有支撑,中小投资者心里有底。但是,如果公司出现了经营面恶化的状况,引发的风险是一连串的,及时关注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的持股变化信息,也可以佐证自己的投资策略。”

(编辑 孙倩)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