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纷争现余波

[摘要] 在刘姝威发文“炮轰”钜盛华当天,万科A股价跳空低开,全天股价持续低迷。沉寂许久的“宝万之争”,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时代周报记者宁鹏发自上海

1月30日,刘姝威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以万科独立董事的身份发出一封名为《给证监会并刘士余主席的信》的公开信。刘姝威在信中请求证监会命令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钜盛华”)已经到期的七个资管计划立即清盘,并强调不得续期。

在刘姝威发文“炮轰”钜盛华当天,万科A股价跳空低开,全天股价持续低迷。沉寂许久的“宝万之争”,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对于刘姝威的一系列质疑,钜盛华方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刘姝威的言论不予置评,一切以公告为准。时代周报记者联系了资管计划所涉及的两家基金公司,均以为客户保密为由,不愿意透露更多信息。

资管计划是否违规?

2017年6月30日,随着万科换届选举名单的交付表决,作为万科的第二大股东,宝能系在万科董事会是零席位,这也宣告万科股权之争正式落幕。不过,伴随着独董的公开信,万科的股权问题又吸引了大量关注。

刘姝威在公开信中指出,万科A是市场的蓝筹股,是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共同积极抢购的股票。钜盛华违规持有万科6.88%的股份,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她的依据是:钜盛华利用资管计划买入万科时杠杆为2倍,根据证监会后来的新规,要求股票类资管计划杠杆比例降低至1倍,所以钜盛华2017年底已经到期的7个资管计划应当予以清盘,不得续期。

除了资管计划外,宝能系还有通过钜盛华普通账户对万科的直接持股,旗下前海人寿也有对万科的持股。目前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宝能系使用的资管计划是否合规,未涉及宝能系通过其他渠道的持股。据万科A三季度报数据,钜盛华拥有92607.05万股,为万科A第3大股东,此外,前海人寿有三个产品入围前十大股东,还有宝能系实际控制的西部利得金裕1号资产管理计划为万科A第9大股东。

据了解,钜盛华的9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的10.34%,9个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均为2倍。其中,7个资产管理计划已经于2017年11月和12月到期,该7个资产管理计划合计持有万科股份的6.89%。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事件最大的争议在于,钜盛华的几个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之时,2倍杠杆并不违规。然而,伴随着2017年资管新规出台,杠杆率不能超过1倍,宝能的前述资管计划不合规了。

对此,钜盛华方面表示,根据公司与各相关方签署的原《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等相关文件,公司作为委托人的7个资管计划已于2017年11月份和12月份分别到期。经过与相关方充分沟通协商,各方已就公司作为委托人的9个资管计划分别签署了补充协议,就延长前述资管计划清算期相关事项作出了约定。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认为,刘姝威提到的“不管当时是否延长了资管计划都应该清退”没有法律依据,资管计划在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合同关系,双方达成一致要求延长的话,只要不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应该干涉。刘姝威的依据只是一个部门规章,不足以来否定合同延续的有效性。

按照证监会有关规定,权益类高杠杆资管产品到期后不得续期,目前宝能延长清算期的做法是否合规,依然需要监管层来裁决。

谁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

刘姝威的公开信,再次颠覆了A股独董的花瓶形象。她与万科的前独董华生,均对新股东宝能持明显的负面看法。

刘姝威称,作为万科的独立董事,遵照《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不过,鉴于公开信发出之后,万科A当日即出现大跌,亦有业内人士对于独董的做法表达了质疑。

“独董发文是个人行为还是代表上市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他看来,作为董事会成员发表对股价影响巨大的言论,倘若造成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是不是也可以提出索赔。

时代周报记者近期就“独董事件”多次致电万科证券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资管新规立足于控制风险,降低杠杆比例。监管层对于此前不符合规定的资管产品只是要求到期后不得续期,并没有要求一刀切地马上清盘。如何在现行规则的约束下最大限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上市公司应该考虑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仅仅按照钜盛华的持股来计算,如此体量的股份倘若在二级市场上集中抛售,市场在短期内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除了宝能系持有的9个资产管理计划外,万科事业合伙人持有该公司股份的两个资管计划金鹏1号、德赢1号亦分列第4、第6大股东。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2014年5月28日成立的国信金鹏分级1号私募基金是一种不设期限的资管计划。德赢1号则于2015年8月13日获得中基协备案,合同期限为36个月,这意味着德赢1号会在2018年8月13日到期。

在过去不到1年时间,万科A股和H股股价翻倍,万科也由此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房企,体量与影响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业内人士认为,万科A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大量股票短时间进入流通将考验二级市场的承接能力。当然,如果采用协议转让的方式,也会考验接盘方的资金实力,买家也比较难找。

独董事件发酵之后,有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万科似乎有点被玩坏了”。

不过,坚决看好的声音依然存在。华创证券分析师袁豪表示,万科股权格局较以往更加明确、管理稳定,预计独董事件不会改变公司未来三年大好发展趋势。

文章链接: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206/1597124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