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的,欢迎你来到今天的《公司直击》环节。有一句俗话这么说的:“子不教父之过”,皖江物流最近是深刻领会了这句话的含义。子公司犯下的错,很可能上市公司要帮着买单。具体怎么回事呢?首先请坤仪给大家介绍一下。
国坤仪:好的,小华。皖江物流子公司陷入100多亿元的巨额债务,在还钱无望的情况下,子公司申请债务重组,上市公司因此可能遭受29亿元的损失。
皖江物流子公司淮矿物流深陷债务危机。截止9月12日,这家注册资金为20亿元的公司,债务总额高达167.49亿元,其中已到期债务20.69亿元,未到期债务146.8亿元。为了解决债务危机,淮矿物流选择了重整程序。淮矿物流的债权债务将从上市公司剥离,预计上市公司损失约29亿元。同时,上市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知,拟筹划与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皖江物流绝对控股股东为安徽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淮南矿业。大股东希望用重组解决债务危机。投资者担心皖江物流29亿坏账的买单者是国有资产,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皖江物流对子公司淮矿物流的真实债务情况披露也遭受质疑。淮矿物流被民生银行起诉后,皖江物流才披露了其债务情况,市场认为公司信息披露滞后。10月11日,皖江物流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这两天,皖江物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消息沸沸扬扬的,相关报道累计转载超过40次,新闻热度达到72度。月平均新闻量只有20篇左右的皖江物流10月才一半时间报道量已经达到平均量的2倍以上,近一个月报道量114篇,主要集中在10月10号,12篇报道转载43次。媒体报道中超过一半的篇幅都聚焦在公司被调查这件事上,关注子公司重组的报道占比22%,同时报道公司信披滞后的文章占比7%,另外还有8%的媒体报道了律师搜集证据帮助投资者维权。近一段时间媒体的集中报道4次启动负面舆情预警,其中,昨天的一次预警最高,冲击到橙色区域,网民关注度也是同时升高。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近一个月新增提问10条,公司回复时间基本在一天之内。皖江物流子公司为何陷入债务危机,巨额债务最终谁买单?皖江物流被立案调查,整个事件存在哪些违法违规行为?我们马上来听一听市场各方的分析。
主持人:好的,谢谢坤仪的介绍。皖江物流子公司淮矿物流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20亿元,但是债务却达到了167亿元。淮矿物流为什么会欠这么多的债,主要有哪些原因?
吴玉成:我想欠债主要原因,注册资金就是20亿,主要业务商贸物流跟第三方物流。商贸主要业务就是钢材业务,它肯定经营过程中运输要收钱。你运输的产品,比如钢材,最近几年钢材市场不景气,付款不及时,公司要运转,你不能停止。我想债务就是这样滚出来了,越滚越大。
管理上有没有原因?肯定有。经营决策大方向上定了,一时改变不了。主要原因钢材这个行业对公司拖累比较大。如果说运输的客户盈利比较好,来钱付款比较方便的话,我想运输费用拖欠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所以,从这点看到,一个行业不景气波及到相关行业,运输也不例外。现在物流应该说很发达,很多公司应该说很好,但为什么同样干物流的不行呢?主要是你运输的商品,你客户的分布所处的行业,对这个公司影响是比较大的。
主持人:我们再来问一下吴佳吧。注册资金20亿元的公司,欠下了债167亿元的债,如此发展下去,后果有多严重?
吴佳:正常来说破产才是,但公司没有更多披露,到底为什么欠这么大债,很难做准确分析。但至少,第一,公司在运营上是不是不是特别规范?还有,对投资者也是有隐瞒吧,突然一下曝出来。
主持人:皖江物流子公司陷入巨额债务危机,投资者怎么看的呢?我们继续请坤仪给大家介绍一下。
国坤仪:好的,小华。早在9月份,媒体就曝出:皖江物流子公司面临钢贸危机,20余账户遭冻结,当时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有微博网友评论道:国内钢价跌至十年来最低,钢贸危机频发,此前马钢股份子公司裕远物流因8亿元账款难收回而破产。现在钢贸又死了一个,杯具!此外,上证E互动平台上,小股民们也反应强烈。纷纷质问公司:子公司债务黑洞有百亿之多,公司要为子公司承担多少份额的债务?公司先是贸易纠纷,随后又是债务黑洞,公司为何频繁出现类似问题?不过,在股吧中,网友们更关心皖江物流的重组能否成功。有网友说只有重组成功才能救散户,只有重组成功才能救皖江物流,强烈支持重组成功!还有网友认为:公司不应该受罚,股票是一些没有参与管理的投资者花钱买的,应该处罚公司管理层,他们拿着薪水又胡作非为,必须赔偿普通投资者的勋失!那我这边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小华。
主持人:投资者关心巨额债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淮矿物流巨额债务危机曝光后,公司选择了向法院申请法定重组的道路,债券从上市公司剥离,皖江物流将损失约29亿元。这些损失最终谁来买单呢?
吴玉成:我想你造成的损失,肯定股东一起承担的。一些普通投资者很愤慨,觉得我投资你这个公司,你必须赚到钱来回报投资者。作为每一家公司,做好的想法是占绝大多数的,特别管理层,至于结果怎么样,是不是带来比较好收益,带来比较好回报,是要看结果的。每个公司所处行业,经营决策、方向,都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你觉得这个行业不好你可以不投,投可以帮你赚钱的一些公司。
主持人:皖江物流控股股东淮南矿业集团也决定出手相救,拟筹划和上市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淮南矿业集团为巨额债务买单,而淮南矿业集团是国企,如果它来买单,是否意味着国资流失?
吴佳: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当时这个物流公司是淮南矿业注进去的,如果物流公司情况不理想的话,那我想淮南矿业还是多少有一些知晓。当然,我们没有做更多的了解。但从资产的注入到现在这种情况,我觉得淮南矿业并不是不知情。所以,发展到现在是不是他负有责任呢?不能单纯地说国有资产流失。
主持人:皖江物流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来重组,听听其他市场人士分析。
独立财经评论员杨斌:皖江物流陷入债务危机,说明国有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很大问题。公司对下属子公司风险监控和整个业务流程的风险把握,几乎是形同虚设。
目前情况来看,下属子公司和西林钢铁长期业务往来,西林钢铁占据2.1个亿资金,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爆发,风险敞口或达30亿。这么大一个窟窿,对这么一家公司来说,风险比较大的。
(皖江物流大股东会否出现重组?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个事情国有资产流失是肯定的了。在这个事件当中,这个利益的启发点被谁占据了?被西林钢铁占据了,而西林钢铁不是一个国有企业。对大股东来说,如果对它进行债务救助,本身资金来源肯定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进行救助,这样形成国有资产流失状况。
而这种类型公司,除了大股东和当地政府出面进行重组之外,外部机构一般原则上是不会介入这样公司的。是经营上导致一个债务重组,谁也不知道内部管理上风险点还有多大,最有可能性它的大股东对它进行资产重组。
主持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皖江物流子公司陷入巨额债务危机,上市公司到底知不知情,是否信息披露及时是投资者关注的事情,吴佳,你觉得公司在这方面是否有违规?
吴佳:我觉得是。这么大事情发生应该不是一朝一夕,之前也没有看到有关披露。不管公司出于哪方面考虑,至少有隐瞒的。这件事情上公司肯定有责任的。
主持人:皖江物流目前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投资者如何索赔呢?我们不妨听一下律师的建议。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智斌:现在证监会正在进行调查,具体违规行为我们还不是特别清楚,但综合以往新闻报道来看,很有可能因为它的子公司对外欠债,拖欠巨额债务事情没有及时披露有关。
目前来看,2014年10月10日之前持有皖江物流股票的投资者,都可以符合索赔条件。但证监会行政处罚之后,有一个新的时间段。
现在银行对它子公司进行起诉,皖江物流对子公司无担保,仅需承担投资损失。所以,投资者也不用过分担心。但是万一它对子公司向银行借款担保的话,这样对公司来说有重大债务负担。维权条件,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为子公司债务担保。
主持人:皖江物流子公司陷入巨额债务危机,你认为是偶发事件还是具有代表性,给同类公司怎样启发?
吴玉成:有偶然性,实际上也是有代表性的。皖江物流包括子公司所处行业,你运输的货物,客户行业景气度下滑的,相关的公司也出现行业危机,你事照做,没钱,债务越来越多。另外,信息披露是否完善。这其实都有警示作用。
主持人:好,吴玉成认为整个事情发生有偶然性,也有代表性。好的,欢迎收看这一环节,行情在下午动力有些缺乏,出现小幅度回落,但创业板已经小幅度翻绿了,具体表现来看一下。
原文地址:http://www.p5w.net/tradingday/zjssgs/201410/t20141015_646187.html
完整案件索赔信息请参见:皖江物流(600575)索赔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