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万福生科(300268,股吧)公布“造假”自查报告后两个月,证监会上周五终于公布了对这起恶劣造假案的处罚结果。“造假者”和“帮凶”不平等的处罚结果令不少市场人士看不懂。对IPO保荐方“重罚”则是市场乐见其成的。这将意味着,券商投行对上市企业需“终生负责”,一旦帮助粉饰业绩、财务造假必将付出“沉重代价”,未来券商“荐而不保”现象或将有所收敛。
轻判·惑
万福仅罚30万未遭退市
关于此次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的处罚,被市场人士认为是证监会史上开出的最严罚单。然而,相比只是作为造假“帮凶”的7665万元罚款,“主角”万福生科却仅仅被处于30万元的罚款,“如此处罚力度无异于鼓励造假上市,市场毒瘤难以消除。”有行业人士如是指出。
这次处罚,一切都源于“创业板财务造假第一股”的万福生科案。2011年9月,登陆创业板的万福生科,于2012年9月19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证监会调查期间,万福生科公布了自查结果,承认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四年净利润累计“注水”近九成,令市场瞠目结舌。
为上市取得融资,不少准上市公司选择铤而走险,而万福生科就是那只“出头鸟”。福生科造假上市消息一被爆出便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虽然在国内造假上市并不是新鲜事,但像万福生科如此恶劣的造假行为,管理层应该严惩违规敲响警钟。
上周五,证监会终于宣布了对此次“造假案”的处罚结果。然而,虽然董事长、CFO及多名高管均处以了5~30万元的罚款,对公司董事长、CFO终身市场禁入。但对“造假者”万福生科本身,却仅仅处以30万元的罚款,不及平安证券7650万罚款的4‰,令市场人士大呼看不懂。
除此之外,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根据《证券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万福生科不会触及终止上市的条件。
证监会重罚如期到来,平安证券遭到重罚,而造假“当事人”的万福生科却“逍遥法外”。多数评论认为,低廉的造假成本只会鼓励准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对于造假上市行为,管理层还需要真正下重手才能取得整治效果。
知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称,证监会处罚的目标应该是把资本市场当中存在的一些欺诈上市的行为彻底清除,而不是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追究中介机构的责任上。万福生科才是此次造假行为的主要责任方,但证监会过轻的处罚决定,日后对于类似造假行为根本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目前次新股公司业绩频频变脸,严重影响A股市场秩序和声誉,毒瘤不除,市场难以健康稳定发展。
重罚·爽
保荐方迎来最严厉罚单
正如市场所预期的,屡屡曝出保荐项目业绩造假的平安证券日前被证监会开出2004年保荐制度******以来针对保荐机构最严厉的罚单。
平安证券在其保荐上市过程中,其出具的发行保荐书、持续督导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因此没收平安证券万福生科项目上的承销佣金2550万元,并施以两倍的罚款,共计7650万元,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相关保荐代表人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保荐资格,终身市场禁入。
证监会还认定,万福生科的审计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程序缺失,审计报告虚假记载,按照证券法第223条,拟对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没收138万元收入,处以两倍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许可。对于签字会计师处以13万元罚款,终身市场禁入。
相比以往针对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破财免灾”的处罚原则,本次监管部门对万福生科的处理算得上是打了重拳。这也是证监会处罚保荐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第一案。
万福生科的案例表明,监管机构正在将关注重点转向关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粉饰业绩、财务造假的将付出“代价”。对于平安证券的处罚也预示着,今后保荐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将面临对其任职期间,所保荐的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等行为终身负责,“荐而不保”现象或将有所收敛。
不过,不少网友仍然认为该处罚过轻。尽管这么多年监管者和市场各界做了大量防范工作,但新股发行上市的过程中,造假行为依然频繁。归根结底,造假频发是由于造假成本过低,造假带来的收益却很高。所以,惟有提高造假成本,降低造假带来的收益,才能有效遏制造假行为,让造假者知难而退。
平安谢罪赔投资者3亿
证监会公布认定结果的当天,平安证券在深圳举办了其“谢罪会”。平安证券和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同时宣布将设立“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补偿专项基金”,先行偿付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因万福生科虚假陈述而遭受的投资损失。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将担任该基金的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及运作,基金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存续期为2个月。
按照赔偿方案,凡是从2011年9月14日起至2013年3月2日期间买入万福生科股票,且在2012年9月15日、2012年10月26日、2013年3月2日三个关键时点中任一时点持有万福生科股票的投资者均属于该基金的补偿对象。此外,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龚永福和杨荣华夫妇承诺将承担依法应当赔偿的份额,并将3000万股万福生科股票质押给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作为履行赔偿责任的保证。
对与设立3亿元投资者补偿专项基金,市场人士多表示,无论是赔偿金额、出资主体、还是补偿方式,都是史前无例,这一事件在中国证券民事赔偿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之意义,极大鼓舞了投资者依法维权之信心。同时,平安的先例,意味着中介机构的违法成本被大大提高,在此类案件中股民利益的保护方式亦有了参考的典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证券此次的相关补偿条款也引来了一些律师的质疑。
上海杰赛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智斌指出,平安证券的此次赔偿,只针对证监会认定的造假环节,而此次行政处罚,只认定了万福生科2008年、2009年和2010年财务造假的事实,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中报造假的事实未一并认定,这意味着按照现有行政处罚决定,后两个时间段的投资者暂无法通过诉讼索赔。
此外,按照公告,符合赔偿条件的投资者,应在6月11日23时前完成专项补偿基金网站注册,登录查询可获得的补偿金额及计算方法,并在该时限前完成《和解承诺函》点击确认。有律师指出,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来确认补偿资格的时间只有20天,这个时间太短,可能有的投资者因此失去获赔资格;同时,投资者获取赔偿的渠道只有一个,这明显不合理,不能保证每位受害都能获得赔偿。
平安证券造假已是惯犯
7650万元的罚款,对与平安来说,是中国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高投行罚单。这家投行能在此次整改大潮中领到如此“重量级”的罚单,原因则是在保荐问题上财务造假,平安证券已是惯犯。
近两年来,包括胜景山河(002525,股吧)、巴安水务(300262,股吧)、万福生科等数起震动监管层的涉嫌IPO造假上市案件,其保荐机构皆为平安证券。
2010~2011年,胜景山河造假上市被紧急叫停,该公司的财务造假甚至一度瞒过证监会而顺利过会并完成股票发行,此后,该公司在正式挂牌前夜突遭调查并在查实后全额退还募集资金。平安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两名保荐代表人被撤销保代资格。2012年平安证券因胜景山河事件而惨遭降级,由AA级降至A级,同时也引发了平安证券投行部众多核心人物转投华林证券。
平安保荐的IPO项目失败率也颇高。同花顺(300033,股吧)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平安证券保荐项目达到127家,在已经审过的97家公司中顺利上市的82家。剩下的30家中11家上市被否,其中爱创科技等5家未过发审会,金源锻造、未来国际等5家被终止审查,华力特电中止审查。
除被发现造假,平安证券保荐上市的公司业绩变脸也成为家常便饭。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的三年时间里,平安证券共保荐87家公司A股上市,就有57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变脸,占比超6成;其中29家公司在上市当年就出现净利润下滑。
眼下,平安证券还将面临新一轮的审查煎熬。公司保荐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是海联讯(300277,股吧),最近同样爆出造假问题,其造假性质和万福生科类似。
据悉,不久前,平安证券保荐的海联讯又因财务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在自查报告中承认,2011年公司实际净利润为3994.35万元,报告虚增2278.88万元,虚增57.05%。对此,海联讯表示,虚增利润的原因为会计差错,目前公司高管均已遭到处分。
目前,市场对于海联讯的普遍看法是,海联讯的行为已经构成IPO造假上市,只是目前证监会还在调查中,尚未下达最终的调查和具体处罚结果。对于平安证券而言,何时收到因海联讯IPO造假的第三张保荐罚单,只是个时间问题,已经不存在其他悬念。
“万福生科的补偿方案无疑是海联讯案的预演,在证监会新的罚单下发后,平安证券又将面对如何补偿海联讯投资者的新问题,该案又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目前还不好说。”有市场人士感叹。
从平安证券的业绩来看,2012年净利润为7.5亿元,因此7000余万元的罚款,并不会对其造成“内伤”。不过,处罚案必将给平安证券带来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在胜景山河和万福生科两次造假被处罚之后,平安证券的核心投行团队几乎分崩离析,元气大伤,企业形象也毁于一旦,如此一来,平安证券很可能将因此失去大量的既有客户和意向客户。
新闻链接:http://stock.hexun.com/2013-05-13/15405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