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晴
围绕四海股份(4.99,-0.06,-1.19%)(000611.SZ)股权转让过程,所暴露出来的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正在被进一步证实。
9月5日,四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9月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尽管公司在当天公告中并未透露具体调查原因,但业内人士估计可能跟最初公司控制权转让存在信披违规等问题有关。
早在今年7月,内蒙古证监局对公司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就已表明,自2012年4月以来,四海股份未按规定披露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原公司实际控制人濮黎明与北京大河之洲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河)签订的《关于股权转让及重组框架协议之补充一》的事实,以及原控股股东——浙江众禾投资有限公司(浙江众禾)、濮黎明起诉北京大河以及一审法院判决的事实。
当天,四海股份证券部人士在回应本报记者问询时也表示大感意外。“原以为事件已经告一段落。而且,公司接到的书面通知内容也很简单,通知书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是谁的问题。截至目前,证监会稽查总队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进驻到公司在北京的管理总部。”
不过,该人士也称,从证监会要求提供的一系列文件清单以及口头沟通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与之前的股权转让问题有关,应该是属于同一事件的两次核查。“可能是由于之前事情闹得比较大,监管部门希望对投资者有个进一步的交待吧”。
显然,突如其来的稽查令已打乱公司的定增计划。四海股份在当天的复牌公告中表示,因为收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决定暂时停止定增事项。
“目前,公司将全力以赴配合证监会调查,尽快把执法人员要求的相关材料提供给他们,争取尽早翻过这一页。届时,如果情况允许,公司仍将继续推进定增事项。”该人士表示。
另据公司半年报披露,继去年全年报出巨亏,今年中期,公司靠出售旗下子公司勉强实现盈利。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仍亏损1322.66万元。
信披违规被坐实
此前,围绕四海股份发生的重组纠葛,前后持续时间长达近两年,投资者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2013年6月3日,因北京大河工作人员在股东大会外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并引发冲突,才让浙江众禾与北京大河的这起股权转让纠纷浮出水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5日法院判决涉及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解除之后,四海股份却长达4个月的时间内都迟迟未予公告。
6月6日,四海股份在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则表示,因浙江众禾认为该诉讼是浙江众禾与第三方的行为,不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经营,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故未将该诉讼事项告知于上市公司。
实际上,四海股份的信息披露问题已是有迹可寻。早在2011年8月,浙江众禾与北京大河签署框架协议前,公司股价连续4日大涨,为此引发内幕交易质疑;在公司的核查暨复牌公告中,四海股份对重组方身份却秘而不宣;2012年5月,四海股份发布终止对外投资意向公告,又隐瞒了涉及重组的《补充协议》。
此外,今年6月9日,浙江众禾与北京大河在浙江省高院对簿公堂的二审庭审现场,涉及四海股份的多份协议和函件曝光,而四海股份对此均并没有如实进行披露。
有媒体称,在庭审现场,浙江众禾代理人承认,2012年筹划的对外投资实际上是股权转让的倒账。
2011年8月29日、2012年4月,浙江众禾与大河之洲分别签署《关于股权转让及重组之框架协议》及一份补充协议,敲定四海股份控制权重组方案。
然而,四海股份向上交所上报的方案却变成了对外投资项目,为公司与云南迪庆泰安矿业有限公司和云南安格隆矿业有限公司签署的《公司设立出资意向书》,共同出资设立新的矿业公司。
同样,深交所对四海股份进行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也显示,继2011年获得“C”评级之后,公司去年再降一级,被评为最低的“D”级。
定增或彻底泡汤
事实上,随着证监会对公司介入稽查,四海股份原本寄望透过新任控股股东——合慧伟业商贸(北京)有限公司(合慧伟业)等投资者进行定增,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如今,这一计划有可能泡汤。
对此,公司证券部人士坦言,“如果证监会最终稽查结果表明公司有违法、违规行为的话,在涉及某些再融资条款时,会受到不利影响。但我们也相信,证监会只是想把问题查清楚,并不是要把公司弄得什么都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