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股份股价“崩塌”,投资者索赔箭在弦上
高鸿股份股价“崩塌”,投资者索赔箭在弦上
高鸿股份近期的一系列动态引起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遭到质疑,到业绩预告的大幅修正,再到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以及迟延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高鸿股份似乎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之中。
迟延回复交易所问询,疑云待解
高鸿股份2023年年报审计机构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高鸿股份的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审计机构指出,由于应收账款管理和重大诉讼等问题,他们无法对高鸿股份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特别是应收账款管理方面,高鸿股份账面上存在巨额且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此外,由于未经过董事会决议和股东大会决议,且未公告的《承诺书》引发的诉讼问题,也使得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引人注目的是,高鸿股份在5月13日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下发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对提及的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并在5月27日前报送并披露。然而,公司在5月24日的公告中表示,由于部分问题仍需进一步补充、核实及完善,将延期至5月31日前回复《问询函》。
高鸿股份的内部控制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其复杂性和严重性可能超出了市场的预期。从应收账款管理到重大诉讼,再到业绩预告的大幅修正,这些问题的叠加无疑加大了公司治理的难度。而迟延回复问询函,通常意味着待回复事项较为复杂。这种“复杂”,可能是该事项所涉问题本身比较复杂,也可能是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只是如何回复较为复杂。无论怎样,公司迟延回复交易所问询,对投资者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业绩变脸,股价崩塌
在业绩预告方面,高鸿股份在2024年1月31日首次披露了2023年度的业绩预告,预计亏损在40,000万元至30,000万元之间。然而,到了4月29日,公司发布了修正后的业绩预告,预计亏损高达155,587.67万元,与前次预告相比,亏损额大幅增加。这一修正主要是由于在年度审计过程中,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了梳理,增加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资产的减值。
高鸿股份的修正幅度之大,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司在修正后的业绩预告中提到,亏损额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对个别应收账款进行了审慎考量,增加了坏账准备;对部分存货计提了跌价准备;对长期资产(商誉、在建工程)聘请了评估机构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减值。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大幅度的业绩修正也印证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通常,业绩预告的修正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高鸿股份的修正幅度之大,可能意味着公司在前期的财务预测和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疏漏。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信号。
股价方面,自5月以来,高鸿股份已经在17个交易日内跌幅超过45%,高鸿股份多次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并在公告中说明了关注和核实情况。公司表示,除了与常州实道公司的诉讼案件外,没有发现需要更正或补充的信息,也没有发现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投资者索赔箭在弦上
结合目前的公开信息,我们认为高鸿股份可能存在违规担保未依法披露、重大诉讼未依法披露的问题,此外,其2023年度以及此前年度的财务处理可能存在“错报”。
投资者“盈亏自负”的前提是上市公司履行了充分的信息披露义务,如果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行为,将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判断,此时,投资者的损失将不再属于“盈亏自负”的范畴。根据《证券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如高鸿股份存在虚假陈述行为的,部分投资者可以要求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赔偿部分损失。
在高鸿股份尚未回复问询之前,截至2024年4月29日持股的投资者均有可能属于适格原告的范畴。
根据《证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投资者可以要求赔偿的是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及印花税损失,其中,投资差额损失可以理解为是投资者在泡沫价格上多支出的泡沫成本,投资差额损失的多少与买入价格和股数有关。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在“索赔吧”公众号办理案件登记。
作者: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团队
在线咨询:微信公众号“索赔吧”
咨询电话:13301915286
执业证号:1310120071042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