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离职员工私刻公章”风波升级,被卷入的代持债券机构超过20家,双方就“谁来对浮亏债券兜底”发生了争执。12月18日,国海证券发布第三则澄清公告,表示司法鉴定结果已出炉,确认相关涉事协议中的章就是“萝卜章”。市场人士直言,这场史无前例的假章门事件或令债市出现信任裂痕,这才是市场最大的危机。

国海证券三度澄清

       12月18日,国海证券发布停牌事项进展公告称,自12月15日停牌以来,国海证券就对“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被伪造的事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根据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果显示,相关涉事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与国海证券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不符。公安机关已对公司被伪造印章案件立案。

       这是自停牌以来,国海证券发布的第三则澄清公告。12月14日,市场传出消息称,“国海证券一债券团队负责人张杨失联,他以 萝卜章 冒用国海证券名义进行交易,令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元债券出现亏损”。廊坊银行当晚紧急回应称,与国海证券无业务往来,且该行债券业务一直遵循合法合规运营的原则,所有业务运营正常,并不存在传言中的亏损。廊坊银行新闻发言人费轶明对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表示,有关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认可了廊坊银行的汇报材料,并认可其与国海证券此事无关。

       国海证券发布于12月15日的第一则回应间接证实了传闻中的前半部分信息。根据国海证券公告,公司债券团队原负责人张杨、郭亮所涉业务相关协议中加盖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与公司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印章不符,纯属伪造;二人目前均已离职,郭亮已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也就是说,国海证券证实了曾有债券负责人进行了违规操作。

       至于“受害者”是谁,市场随后曝出的消息牵出了更长的一串名单。12月15日,国海证券召集20多家机构人士在其北京分公司所在地腾达大厦召开了债券处理会议,这些机构都代持了国海证券的债券,规模可能超过200亿元,浮亏超过7亿元。名单中,廊坊银行并不在列。

       对此,国海证券在12月15日深夜再次发布“严正声明”称,公司各项业务不存在相关不实传闻中描述的违规债券交易行为。

“萝卜章”坑坏20余家机构

       然而,事件并未因此平息。12月17日-18日,一份名为“关于国海证券相关债券违约处理的商讨会会议纪要”流出并持续发酵。内容显示,包括联储证券、五矿证券、联讯证券、华福证券、南昌农商行等在内的多家机构,对国海证券给出的“涉事员工已离职”说法并不接受,大家担心国海证券是把锅甩给了“前员工”和“萝卜章”,这样一来,代持机构手中代持债券的浮亏就要自己补。双方在会议上的对话很有火药味,最终也没有得出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商讨会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持久战”,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晚上,分了三场。从一开始,众多机构就对张杨在交易时候的身份问题进行问询,质疑在交易时,张杨的离职手续是否已经办完,是否仍然代表国海证券,代持协议上的章是否真实,国海证券是否需要承担浮亏。

       部分参会机构人员在会上透露,他们也被当地证监局进行了问询。到了晚上,国海证券高管从证监会回来参与到协商会中。会议纪要显示,与会高管包括总裁项春生、常务副总裁胡德忠、副总裁卢凯、董事会秘书刘峻、投资总监陈列江等。项春生在回应机构提问时表示,内部也在做核查,希望各位回去以后能把相关的材料整理一下,配合起来共同分析。将在7天之内拜会各机构高层领导,“只能快不能慢”。对于这份流传的会议纪要,国海证券总办的相关负责人在12月18日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由于纪要不是从国海证券方面流出的,因此不能对其中细节进行确认。但这也意味着,国海证券侧面证实了召开债券处理会的传言。

谁来兜底?

       追溯此次事件的起因,还要说到市场紧张的流动性导致的债市暴跌。一位券商业人士表示,央行货币政策从下半年开始转为锁短放长,近期主动收缩流动性,同时叠加年底资金紧张、美元加息等因素,使得市场流动性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债市剧烈调整,部分债券出现浮亏。早在2012年,最高院曾公报过一起“因员工私刻印章签约致他人受损,由公司承担责任”的案例,对于国海证券此次事件,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认为,这件事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一是如果确为员工伪造的印章,且员工本身在公司中已有一定的认知身份,经常代表公司对外出具合同,那么对第三方来说,即便这个公章是伪造的,他也有合理理由相信合同签署方就是国海证券。二是如果这个员工是临时工或者是刚入职,以前没有代表过公司签署过任何协议,合同相对方也是和该员工第一次接触,那么合同有可能是无效的,国海也是受害方,是被员工个人骗了,与公司可能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原文链接:http://news.163.com/16/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