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盗刷案件频发 机构热推“盗刷险”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被盗刷案件的频发,关于信用卡被盗刷后的损失由谁垫付成了一个难题。对此,有保险公司联合银行推出了“盗刷险”,然而,记者却发现,这类保险的理赔条款颇显苛刻。
国门未出卡被盗刷
8月5日,身在国内的梁小姐接到了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电话,告诉她信用卡于夜间在国外购物网站上进行了两笔消费,分别为6700美金和2700美金。由于卡片剩余额度不足,消费均未成功,招行监测到卡片异常状态后随即联系了梁小姐,并对卡进行了冻结,避免了损失的发生。随后,梁小姐按照银行的提示,到附近的ATM机进行了操作,证明自己不在境外,并更换了卡号,补办了新卡,避免了损失。
梁小姐表示,自己平时非常注意用卡安全,购物刷卡时自己视线不会离开卡片,网上购物多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很少点开不熟悉的网络链接,自己的卡片还在手中,竟然就这样被盗刷了。自己此前刚买了大件,所以额度剩余很少,没被犯罪分子刷成功,真是万幸。
然而,夏女士便没这么幸运了。今年春季,夏女士收到号码为建行客服电话95533发来的短信,提示她可用积分兑换礼品。由于显示的是官方号码,夏女士便没有怀疑,点击了短信发来的链接,并输入了自己的卡片资料。谁知几日后,夏女士收到账单时发现,自己的卡被人盗用,在某网络购物平台消费了4000余元。而建行则表示,夏女士自己点击了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需自行承担责任。由于担心不及时还款会影响自己的信用,夏女士只好自己将被盗刷的款项还上。
近年来,信用卡被盗刷案件频发。据第三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数据统计,2016年1月-8月,该平台共接到银行卡盗刷投诉1117件,其中信用卡投诉233件,占比20%,同比2015年上升197%。
盗刷款项由谁赔付
那么,若卡片被盗刷,银行是否有义务承担垫付责任?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智斌律师对记者表示,对于信用卡而言,很多时候输入卡片信息即可完成消费,无需输入消费密码,但由于网址链接来源于建行短信,持卡人有理由相信这是建行推荐的合法链接,点击该链接之后,在不知情情况下完成的消费,应由银行方面先行承担责任,之后银行可以向海外商户追索。
记者以持卡人身份致电交通银行,交行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持卡客户觉得自己的卡片有不明交易或存在盗刷风险,可以第一时间致电银行挂失卡片、更换卡号。对于非自己操作的境外消费,可以第一时间在自己所在地的ATM进行操作,证实自己人在国内,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客户也可购买“72小时失卡保障”的保险,信用卡因丢失或被盗、被抢,在正式挂失前72小时内所发生的POS消费交易以及通过自动柜员机(ATM)、互联网络和通信网络盗刷的资金损失,可在保险金额内获得赔偿。
“失卡保障”或亡羊补牢
面对频发的信用卡盗刷现象,不少银行为持卡客户提供了“失卡保障”,例如浦发、招商、华夏等银行,一旦客户遇到信用卡丢失或失窃而被盗刷,银行将提供挂失前48小时内盗刷保障,金额从1万-10万元不等。只是,此项服务多属于收费性质,每月需交费1-10元。
而不少保险公司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联合银行推出了为资产账户提供保险保障的险种,俗称“盗刷险”。以平安银行(000001,股吧)推出的“个人银行卡盗刷保险”为例,该保险提供个人名下银行卡盗刷损失保障以及挂失补卡费用保障,保障10万-100万,挂失补卡费用保障200-500元,保障期限为1年,每年的保费60元-300元不等。
然而,购买了“盗刷险”也并不意味着包含了多项责任免除的项目。记者查阅了多家保险公司的该项险种,发现理赔条件似乎都苛刻了点。
以太平财险推出的一款“银行卡安全险”为例,该险种的《免责条例》中便规定了以下情况不予理赔:“在没有被胁迫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或其信用卡主卡所关联的附属卡持有人向他人透露银行账户号及密码”、“被保险人的银行账户通过本人绑定的非银行理财类平台、借贷类平台,以及相关手机APP造成的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