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富润"财务造假"余波未了,面值退市股民何去何从
*ST富润"财务造假"余波未了,面值退市股民何去何从
2025年4月11日,曾被誉为"浙江数字营销第一股"的*ST富润(600070)正式进入退市倒计时。这家以纺织起家、转型数字营销的上市公司,在虚增收入7.17亿元的财务造假丑闻后,终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市值低于5亿元,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则。从监管重罚到市值坍缩,这场资本风暴不仅让中小投资者血本无归,更敲响了A股市场"优胜劣汰"的警钟。
7亿虚假流水
2023年10月,中国证监会对*ST富润立案调查,揭开子公司泰一指尚长达三年的造假黑幕。据2024年5月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泰一指尚通过虚构广告代理流程,与侠某行等公司合谋构建"空转循环":以二级代理商身份采购流量后,直接转卖给关联广告公司,形成无商业实质的闭环交易。这一操作导致公司三年虚增营业收入717,225,918.88元,虚增成本715,512,264.14元,占同期披露金额最高达69.79%。
浙江证监局最终开出罚单:公司被罚550万元,时任董事长赵林中、副董事长江有归等四名高管各被处以250万元至70万元不等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董事会秘书张玉兰、财务总监王燕提出"不知情""未参与子公司经营"等申辩,仍被认定未勤勉尽责,需承担相应责任。这种"穿透式追责"表明,监管已不再接受"形式审核"式免责,信息披露义务的实质把控成为新标尺。
面值退市,股东人数骤减
当财务造假余波未平,市场用脚投票的速度超出想象。自2025年3月13日起,*ST富润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4月10日收盘价仅0.42元,总市值缩水至2.13亿元。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已于4月11日停牌,等待上市委员会审议后摘牌。
与传统财务退市不同,此次触发的是交易类强制退市。这类退市不设整理期,股票摘牌后直接转入新三板交易。公开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至2024年9月,该公司股东人数2.38万户逐步递减至1.68万户,下降幅度惊人。目前尚无该公司最新股东人数的公开信息,随着该公司即将面值退市,预计仍有不低于万余股民被“埋”。
值得注意的是,*ST富润2024年三季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为47.56%,从数据来看,*ST富润财务状况并非特别糟糕,然而,退市对公司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投资者索赔已“发车”
随着退市程序启动,投资者维权进入关键期。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表示,根据最高法虚假陈述司法解释,2021年4月27日至2023年10月27日期间买入且截至2023年10月27日持股的投资者,要求该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赔偿部分损失。
投资者诉讼正式基于证监会的行政处罚,7亿虚假流水造就的产销两旺的虚假信息,对投资者的误导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ST富润并非孤例。2025年开年至今,A股已有多家公司触发强制退市条件,退市越来越常态化。常态化退市过程中,如何平衡投资者保护与市场效率、如何避免"错杀"优质困境企业,这些问题需要更精细化的制度设计。
作者: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 王智斌律师团队
在线咨询/查询:微信公众号“索赔吧”
电话:13301915286